1. 主动辞职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吗?
- 一般情况:主动辞职(如个人原因跳槽)不符合领取条件,需满足 “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”。
- 例外情形:若因单位欠薪、未缴社保、强迫劳动等违法行为导致离职,可认定为 “非因本人意愿”,符合条件可申领。
2. 领取失业金期间找到新工作,剩余月份会作废吗?
- 剩余期限保留:重新就业后停止发放失业金,未领取的月份可累计至下次失业时合并计算,最长不超过 24 个月。
- 注意事项:需及时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就业,避免影响新单位社保缴纳。
3. 失业期间医保由谁缴纳?断缴怎么办?
- 医保代缴:领取失业金期间,医保费用由失业保险基金全额代缴(含生育保险),个人无需缴费。
- 断缴处理:续领失业金:未领完失业金的,继续代缴。灵活就业:可自行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职工医保,或转为城乡居民医保。
4. 失业保险跨省转移后,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吗?
- 累计计算:跨省转移时,失业保险关系及缴费年限随本人转移,在新参保地合并累计。
- 转移流程:需办理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,资金按转出地标准划转至转入地。
5. 失业补助金和失业保险金有什么区别?
- 领取条件:失业金需满足缴费年限、非自愿失业等条件;补助金门槛较低(如参保不足 1 年)。
- 待遇标准:失业金金额较高(通常为当地最低工资的 80%),补助金较低且期限较短。
6. 被裁员但单位未做失业登记,如何维权?
- 投诉途径: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,要求单位配合办理失业登记。
- 法律救济:若因单位未缴社保导致无法领金,可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索赔。
7. 失业金领取期间死亡,家属能领哪些待遇?
- 丧葬补助:部分地区提供丧葬费补贴。
- 抚恤金:符合条件的家属可申领一次性抚恤金,具体标准由地方政策规定。
8. 失业保险金每月能领多少钱?最长领多久?
- 金额标准:由各地根据最低工资标准确定,通常为最低工资的 60%-80%。
- 领取期限:缴费满 1 年不足 5 年:最长 12 个月。满 5 年不足 10 年:最长 18 个月。10 年以上:最长 24 个月。
9. 领失业金期间打零工,需要申报吗?
- 需主动申报:若打零工并缴纳社保,需及时告知社保经办机构,避免违规领取。
- 政策差异:部分地区允许一定收入范围内的灵活就业,具体以当地规定为准。
10. 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如何申请?
- 申请条件:领取失业金期间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。
- 办理流程:通过线上平台(如 “掌上 12333”)或线下社保窗口提交申请,审核通过后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账户。
11. 农民工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吗?
- 参保权益:与城镇职工同等参保,连续缴费满 1 年且非自愿失业,可申领失业金或一次性生活补助。
- 转移接续:跨省流动时,失业保险关系可随同转移。
12. 单位未缴纳失业保险导致无法领金,如何索赔?
- 赔偿范围:可要求单位赔偿失业金损失,按应领金额及期限计算。
- 维权途径:向劳动监察投诉,或通过仲裁、诉讼途径解决。
13. 失业登记需要哪些材料?必须到现场办理吗?
- 所需材料:身份证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、失业登记申请表。
- 办理方式:可通过线上平台(如国家政务服务平台)或线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,部分地区支持全程网办。
14. 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需要多长时间?
- 办理时效:通常需 15-30 个工作日,具体取决于转出地和转入地的流程衔接。
- 建议:提前咨询两地社保部门,确保材料齐全,减少办理时间。
15. 领取失业金对退休金有影响吗?
- 短期影响:失业期间养老保险断缴,可能减少缴费年限,影响养老金计算。
- 建议:可自行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续缴养老保险,维持缴费连续性。
提示:各地政策存在差异,具体操作请以当地社保部门最新规定为准。